2025年9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这一新规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解决“哪些是生成的”“谁生成的”“从哪里生成的”等问题,推动由生成到传播各环节的全流程安全管理。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银江技术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业务方向与《办法》要求高度契合。公司参与的"大数据驱动的全域交通AI控制平台及其应用"项目曾荣获2022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具有领先的综合竞争力。
01 政策解读:构建AIGC治理“中国范式”
《办法》是我国推进人工智能领域安全治理、促进产业规范健康发展、引导技术向善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构建安全可信生态的关键一步。
核心要求:《办法》明确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应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显式标识要求以文字、声音、图形等可被用户明显感知的方式呈现;隐式标识则需采取技术措施在文件数据中添加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的标识。
适用范围:该办法适用于符合《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情形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
责任划分:《办法》针对服务提供者、互联网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用户等不同主体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标识。
02 技术优势:与政策高度契合
公司作为数字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办法》要求高度契合。
专利储备雄厚: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254项,其中发明专利239项,占比高达94.1%,体现了积极的原创技术研发能力。
软件著作权丰富: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216项,显示了在软件开发和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深厚积累。
研发人才集中: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处于行业前列,保障了公司持续创新能力。
全栈技术能力:公司以“数据+算法+算力”三位一体战略,打造了EnloopHub领数中枢、全域AI交通控制平台等核心产品,能够为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搭建、交通数据治理及智能化应用开发提供支撑。
03 发展机遇:竞争优势打造成长空间
数据治理需求提升:《办法》要求对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银江Enloop-Hub数据中枢平台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与政策提出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高度协同。
竞争优势强化:公司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覆盖300+城市、累计项目超3000项),快速响应政策要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新兴领域布局:公司正前瞻布局数字孪生、AIoT融合感知等前沿领域,依托博士后工作站与高校联合实验室,抢占生成式AI、低空经济等未来赛道。
04 实践应用:银江技术的标识能力展示
银江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与《办法》要求相关的技术实践:
智慧交通领域:公司基于昇腾AI打造的全息路口方案,可显著提升交通感知与管控效率,符合政策对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同时,自研的交通AI大模型,已在多个城市落地应用,极大提升了各地交通治理水平。
智慧健康领域:公司推出HealthGPT健康大模型实现个体健康预测与风险评估。公司创新研发AI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系列,提供从大病早筛到日常健康管理的便捷服务。通过毫米波雷达智慧病房和5G老年慢病管理平台,实现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和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创新应用。
数据治理平台:公司自研的Enloop平台实现了政务数据毫秒级响应。该平台具备多行业数据治理能力,目前平台已在杭州、南昌等多个城市进行了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各地“数据孤岛”问题。
标识技术积累:公司在AI算法方面不断突破,与浙大共建实验室,行为识别算法达到极高的准确率,并已应用于交通信号优化、健康医疗服务等领域。
05 未来展望:构建可信AI生态的引领者
随着《办法》的深入实施,公司正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标准制定、生态构建、技术输出以及全国化布局,推动行业发展,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实施,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在市场机遇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未来,公司将坚持技术创新,积极参与构建可信AI生态,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扫一扫 关注银江公众号
关注投资者关系公众号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园八路2号 银江技术总部
版权所有 © 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浙ICP备091092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