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四五”搭好算力、网络、数据三大基座,“十五五”的核心任务只有一句话:让基座跑起来,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全面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十五五(2026-2030)数字中国建设
定位与目标:深入推进阶段,强调应用落地和价值释放,让基座跑起来
核心理念:数据要素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AI与治理同步推进
基础设施:强化算力、数据、算法高效供给,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数据资源管理: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可信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技术创新:加快人工智能、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
治理与政策:全面实施人工智能治理,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
应用场景: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全面融合,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升级
发展逻辑:基座跑起来,实现数据价值释放,支撑经济和社会全面数字化
01 数据要素真正登场
文件提出要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可信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不再只是信息,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未来企业对数据资产评估、治理、交易和共享的需求将迅速上升。
0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十五五规划强调数字经济不仅是高科技企业的专属领域,而是要全面融入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链。千行百业都将迎来数据赋能和转型升级的机会。“人工智能+”作为驱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技术,在各个领域形成可落地、规模化、场景化应用。
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正引发全行业范式革命。目前,我国已经建成3.5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0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我国“灯塔工厂”累计达到85家,总量位居全球首位。
在智慧交通领域,国家正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部署六大创新工程,包括大通道货车智能驾驶、内河货运船舶自主编队航行、公路自由流收费等高端场景。同时开展的“十百千”创新行动,计划在智能驾驶、智慧公路、智能铁路、智慧物流等十大领域布局上百项试点。
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成为关键举措,旨在打造行业“智慧大脑”,整合多类模型、异构算力和通识数据,为全行业开发各种智能应用提供基础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将研发用于路网监测、安全预警和应急指挥的专用“智能体”。
在数字治理领域,AI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专业治理和政务服务两个层面。生态环境领域正在构建“3+1+N”人工智能应用体系,AI技术被深度应用于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应急处置等关键场景。
在农业领域,AI被融入种植养殖全链条,实现茶园、稻田、果蔬等品类的数字化管理与病虫害智能预警,提升农产品产量与品质。
在文化旅游领域,湖南正积极构建超高清视频、文博等高质量语料库,加速发展应用内容/IP型数字人、功能服务型数字人和虚拟分身数字人。
智慧医疗借助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让健康守护更加智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不断推进,治理更精细、响应更迅速、服务更优质。

03 技术创新与治理同步推进
人工智能、大数据、算力、算法等核心技术被提上日程,同时治理体系建设不可或缺。AI应用要落地,但同时要管得住,包括法律、伦理、政策制度的完善。
04 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数字化
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数字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都被规划重点提及。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交通等领域都在推进数字化,提升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这意味着数据和数字技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上。
05 机会在哪里
与十四五相比,十五五对数字中国建设的定位更高、更具体,也更强调实效。对数据行业的机会可以概括为四大方向。数据资产化服务,企业会关注数据资产价值、数据治理和交易机制;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产业场景化方案和落地执行会成为刚需;AI与数字治理,政策、合规、技术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最抢手;公共服务数字化,政府和公共机构数字化升级带来业务窗口。
十五五时期的数字中国不只是技术跑起来,而是产业、社会、治理多轮驱动,让数据和数字技术真正创造价值。
银江技术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数字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持续保持与国家政策的协同。公司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和智慧健康等核心业务方向的持续投入,与政策驱动的新一轮发展需求相契合。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将在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中展现更大价值。
以往的成功实践共同表明,唯有坚持应用牵引、系统布局、发挥优势,才能推动数据赋能产业发展,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银江技术,在路上,未来可期!
扫一扫 关注银江公众号
关注投资者关系公众号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园八路2号 银江技术总部
版权所有 © 银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浙ICP备09109232-1号
